近日,重庆一则顺风车行驶前取消订单之后发生事故致乘客受伤的法院判例引发热议。2022年12月6日,车主张某通过嘀嗒出行平台开展顺风车搭乘服务,并通过平台匹配到顺路乘客曹某。张某接到乘客曹某订单后,要求其取消订单并愿意以收取搭乘费的方式将其从重庆送至永川,曹某认可并通过微信转账向张某支付搭乘费。随后,在行程途中车主张某追尾一辆货车最终致乘客曹某受伤。后据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车主张某负此次事故全部责任,追尾货车车主、乘客曹某等均无责。
法院最终认定,车主因主动引导乘客线下交易,故车主及其承保人应负担乘客的全部赔偿责任,而乘客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上车前取消订单,与车主不再是顺风车平台合乘协议中的“车主与乘客”,不受平台协议约束,且顺风车平台与本次交通事故发生无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顺风车平台无过错,不需承担相应责任。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了解到,大多数该类事件中,当乘客遇到车主要求线下交易时,为了避免麻烦大都会同意。此外,部分司机还会告诉乘客:“少收你几块钱。”但实际案例中,乘客所付费用并不比在平台支付便宜。这时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受伤,平台保险无法赔偿,可以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8号):“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
对于顺风车车主来说,如发生私下多拼单、过高收费等不符合顺风车合乘定义的行为,一旦被界定为“非法运营”,面临的损失可能更大。该案件中,法院界定该车主张某虽属于有偿搭乘,进行了私下交易,但还是坚守着顺风车顺路、合理分摊出行成本等原则,否则其或将面临更大责罚。
记者关注到,包括嘀嗒、哈啰等在内的多数顺风车平台会在产品界面明显位置提示用户线下交易有风险,并设置相应投诉通道。以嘀嗒出行为例,其安全保障机制从车主严格准入、行前预防、行中保护、再到行后监管、平台安全支撑等方面真正做到全流程护航,避免安全隐患。
对于私下交易,给用户带来的潜在风险,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冷鲁平表示,顺风车作为不同于网约车运营性质的出行方式,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空气污染,应当鼓励并规范其健康发展。顺风车平台应当依法合规经营,同时设立各类用户安全保障机制和护航功能。
“顺风车平台作为车乘双方出行信息撮合者,通过互联网技术更快更准为车乘双方匹配出行信息。此外,通过各类安全功能为用户出行保驾护航,是出行双方的安心保障。”冷鲁平表示,乘客、车主若选择顺风出行,建议出行双方使用平台提供的居间服务能够让安全及法律权利更有保障。目前,顺风车平台对于合乘订单一般都会提供行程保险、行程录音、安全护航、偏移预警、一键报警等全方位安全保障服务。此外,车主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避免造成他人及自身的重大损失。